BLOG部落格

何謂錯幣? 26.05.2024

首先,讀這篇之前要先了解:幣和章的區別(衍伸閱讀:甚麼是「幣」、甚麼是「章」)。

有了基礎概念後,我們就知道,「幣」一律都是由造幣廠生產出來,即使屬於國家等級的造幣廠,無論品管再怎麼嚴謹,或是會有少許「做壞的幣」(Error Coin),我們就統稱為「錯幣」(Mint-made errors,造幣廠錯誤)

所以在蒐藏界裡,對於「錯幣」有更多衍生說法,像是「錯版幣」、「錯打幣」、「複打幣」、「偏打幣」……等名詞,都是蒐藏家對於鑄造廠做壞的幣所衍生詞句而已;很多網站或是社團都會把錯幣錯版幣做一番說文解字,其實對造幣廠而言都是簡單一句:「做砸了」或是「做錯了」。

-


-

One is a stunning 1863 Great Britain Gold Sovereign graded NGC Mint Error MS 66 – Struck 50% Off Center. Off-center strikes occur when the planchet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with the dies when it is struck. In this case, only half of the Sovereign planchet was correctly in pla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dies, so much of the design is missing. This rare coin has an estimate of $35,000 to $40,000.(資料來源:https://www.ngccoin.uk/news/article/10454/)(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錯幣的收藏價值)。
-

造幣史告訴人們一個實事實: “錯幣”是存在的。從古到今和國內外也都免不了有"錯幣"的出現和存在,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世界各國貨幣都是一樣,在生產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殘次品。
-

而通常這些錯幣,大部分都會被後續品管檢驗出且銷毀,但人不是神,再好的制度和程式也未必達到這天衣無縫的境界,沒檢驗出來的部分,這些漏網之魚就自然會從正式渠道進入市場、進入流通領域(當然還是會有其他管道,我們這裡所描述的是正常流程管道。),進入流通領域,如果沒遇到懂行的蒐藏家,有很大機會透過回收管道進行銷毀,所以這些錯幣能留下來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也就被蒐藏家們為之驚艷。